欢迎访问桐乡市摄影家协会-中国摄影之乡
客服热线:
-
登录
|
注册
桐乡市摄影家协会-中国摄影之乡
首页
影协资讯(含投稿通道)
会员交流(含网上展厅)
关于协会
组织机构
留言反馈
联系我们(在线入会)
首页
会员交流(含网上展厅)
原创作品
亭子桥旁,那最后的打铁老人
亭子桥旁,那最后的打铁老人
[复制链接]
陈为民
77
3
倒序浏览
分享到:
陈为民
话题: 25
回复: 25
发布于
2017-02-04 17:32
楼主
这个冬天的一把炉火,依旧旺盛,不经意间却注入了铁匠“兔生”许多情绪。48年的打铁生涯,老人开始动摇了,放手的时刻最终还是来临了。
铁匠兔生把打好的铁件作磨光处理。
64岁的铁匠颜兔生。
一把菜刀,精工细作不留一丝瑕疵。
如今改用焦炭的炉子少了以往的烟气
一双因打铁几十年开裂的手
“空气锤”打击下镐子冒出青烟。
上千度高温的炉子被鼓风机吹得火星四射
“空气锤”减轻了他的体力活
打好的铲子要作最后修剪,是个费力气的活
从早到晚铁匠兔生挥锤忙碌
亭子桥旁,那最后的打铁老人
陈为民 文/摄
这个冬天的一把炉火,依旧旺盛,不经意间却注入了铁匠“兔生”许多情绪。48年的打铁生涯,老人开始动摇了,放手的时刻最终还是来临了。
“叮铛——叮铛”,清脆而有节奏的打击声音,如同在演奏一首打击乐,给寂静的市区亭子桥西北桥堍平添了些许生机。几十年来,从附近村民到如今的居民,每天听惯了这钢铁轻音乐。如果哪一天,北侧依河的小平房里不再传出这种伴音,他们已经注定了会不习惯一阵子。
早些年,因农作需求,打铁这个行业也曾盛极一时。从事这一行业的人被尊称为“手艺人”,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,铁匠这一职业衰弱很快,已经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。不过,在市区亭子桥边,一位已经64岁的老人却一直坚守在市区最后的一间铁匠铺。
打铁的老人名叫颜兔生,附近的人习惯叫他兔生。兔生原本是梧桐镇鱼行街教化桥居民。1963年,12岁的兔生随母亲和弟妹下放到当时的梧桐乡逾桥村钱家村小队,因为年纪太小做不出工分,加上母亲身体不好,一家子生活来源全落在梧桐乡农具厂做打铁师傅的父亲身上。16岁那年,兔生便跟着父亲一起开始学习打铁,这一干就是48年。兔生说:“我跟我父亲边学边做,当时能拿到月工资17元,后来慢慢加到27元,加上父亲的工资,才勉强把母亲和弟妹养活。”
改革开放后,兔生便出师了,由于手艺出色,铁匠兔生的名声也渐长。1983年,兔生便在亭子桥边向村民买了块地,搭了个小平房开起了一间铁匠铺。1998年,因茅盾路拓路造桥,又延后了50米建了如今的这间46平方米的平房。随着社会的发展,周边乡镇的其他铁匠铺先后歇业或倒闭,而兔生打铁铺生意却一直比较好。“虽然前来定制农具的人不多了,但建筑工地、拆房子和搞装修的新居民慕名找来的络绎不绝。”兔生说,一些专业撬棒、铲子、凿子因为打造得精细而受到欢迎,连临近镇街的客户都会过来找他帮忙打铁。
兔生的一天是忙碌的,他告诉记者:“上午7点做到11点,下午1点做到5点。”
多年来,兔生用打铁赚下不多的钱,在北港花苑买了拆迁安置房,因为前些年和妻子双双交了15年的养老保险,如今都能领到每月1400元的退休金。有了稳定的收入,加上唯一的儿子也已经成家立业,家人都劝他不要再打铁了,不过兔生却一直放不下。他说:“因为我做惯了,做一点还能改善一下生活质量,再说不打铁了,又没什么兴趣爱好,会无聊的。”
如今,兔生的打铁店也配备了一台打铁用的机器,减轻了重体力,不过一些精细的活还需要人工去干,干起来还是相当辛苦。那些出自兔生打造的铁件,每一件都是他的精心作品。
和兔生交流中,记者感受到他是位耿直的老人。除了有高血压病,老人身体还算硬朗,多年的炉火生涯使得老人的眼睛老花了,去年戴起了老花眼镜。“做完今年我想不做了,但如果我不干,祖上传下的这门手艺便没人继承了,真的是可惜。”兔生说。
亭子桥铁匠的炉火在这个冬天依然旺盛着,然而,明年的冬天也许亭子桥的炉火将不再燃起。
昔日回荡在乡村集镇、街边弄堂的打铁声,已渐行渐远。
回复楼主
长河落日
话题: 18
回复: 23
发布于
2017-02-04 17:32
沙发
精彩的纪实图文,学习欣赏了。
回复
阳阳11
话题: 3
回复: 27
发布于
2017-02-04 17:32
板凳
欣赏精彩拍摄。
回复
评论请先
登录
或
注册
友情链接
桐乡文化局
桐乡市政府
桐乡新闻网
购物车(
)
{{el.itemTitle}}
{{el.itemStyleClassTitle}}
{{el.itemStyleClassTitle}} {{el.itemStyleClass2Titles}}
x{{el.itemCount}}
{{el.totalPrice|currency}}
删除
共
件
共计
{{totalPrice|currency}}
去购物车
您的购物车空空如也,赶紧
去选购
吧。
您尚未登录,
请登录。
购物车正在加载中...
成功加入购物车!
当前您的购物车中包含
个活动订单。
当前您的购物车中包含
件商品,
个活动订单。
当前您的购物车中包含
件商品。
继续浏览
去购物车
微信咨询
QQ 咨询
客服热线
({{el.name}})
分享
倒计时
返回顶部
铁匠兔生把打好的铁件作磨光处理。
64岁的铁匠颜兔生。
一把菜刀,精工细作不留一丝瑕疵。
如今改用焦炭的炉子少了以往的烟气
一双因打铁几十年开裂的手
“空气锤”打击下镐子冒出青烟。
上千度高温的炉子被鼓风机吹得火星四射
“空气锤”减轻了他的体力活
打好的铲子要作最后修剪,是个费力气的活
从早到晚铁匠兔生挥锤忙碌
亭子桥旁,那最后的打铁老人
陈为民 文/摄
这个冬天的一把炉火,依旧旺盛,不经意间却注入了铁匠“兔生”许多情绪。48年的打铁生涯,老人开始动摇了,放手的时刻最终还是来临了。
“叮铛——叮铛”,清脆而有节奏的打击声音,如同在演奏一首打击乐,给寂静的市区亭子桥西北桥堍平添了些许生机。几十年来,从附近村民到如今的居民,每天听惯了这钢铁轻音乐。如果哪一天,北侧依河的小平房里不再传出这种伴音,他们已经注定了会不习惯一阵子。
早些年,因农作需求,打铁这个行业也曾盛极一时。从事这一行业的人被尊称为“手艺人”,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,铁匠这一职业衰弱很快,已经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。不过,在市区亭子桥边,一位已经64岁的老人却一直坚守在市区最后的一间铁匠铺。
打铁的老人名叫颜兔生,附近的人习惯叫他兔生。兔生原本是梧桐镇鱼行街教化桥居民。1963年,12岁的兔生随母亲和弟妹下放到当时的梧桐乡逾桥村钱家村小队,因为年纪太小做不出工分,加上母亲身体不好,一家子生活来源全落在梧桐乡农具厂做打铁师傅的父亲身上。16岁那年,兔生便跟着父亲一起开始学习打铁,这一干就是48年。兔生说:“我跟我父亲边学边做,当时能拿到月工资17元,后来慢慢加到27元,加上父亲的工资,才勉强把母亲和弟妹养活。”
改革开放后,兔生便出师了,由于手艺出色,铁匠兔生的名声也渐长。1983年,兔生便在亭子桥边向村民买了块地,搭了个小平房开起了一间铁匠铺。1998年,因茅盾路拓路造桥,又延后了50米建了如今的这间46平方米的平房。随着社会的发展,周边乡镇的其他铁匠铺先后歇业或倒闭,而兔生打铁铺生意却一直比较好。“虽然前来定制农具的人不多了,但建筑工地、拆房子和搞装修的新居民慕名找来的络绎不绝。”兔生说,一些专业撬棒、铲子、凿子因为打造得精细而受到欢迎,连临近镇街的客户都会过来找他帮忙打铁。
兔生的一天是忙碌的,他告诉记者:“上午7点做到11点,下午1点做到5点。”
多年来,兔生用打铁赚下不多的钱,在北港花苑买了拆迁安置房,因为前些年和妻子双双交了15年的养老保险,如今都能领到每月1400元的退休金。有了稳定的收入,加上唯一的儿子也已经成家立业,家人都劝他不要再打铁了,不过兔生却一直放不下。他说:“因为我做惯了,做一点还能改善一下生活质量,再说不打铁了,又没什么兴趣爱好,会无聊的。”
如今,兔生的打铁店也配备了一台打铁用的机器,减轻了重体力,不过一些精细的活还需要人工去干,干起来还是相当辛苦。那些出自兔生打造的铁件,每一件都是他的精心作品。
和兔生交流中,记者感受到他是位耿直的老人。除了有高血压病,老人身体还算硬朗,多年的炉火生涯使得老人的眼睛老花了,去年戴起了老花眼镜。“做完今年我想不做了,但如果我不干,祖上传下的这门手艺便没人继承了,真的是可惜。”兔生说。
亭子桥铁匠的炉火在这个冬天依然旺盛着,然而,明年的冬天也许亭子桥的炉火将不再燃起。
昔日回荡在乡村集镇、街边弄堂的打铁声,已渐行渐远。